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传媒视界 >>
(传媒视界361)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詹新惠谈“技术为骨,数据为肉——解析数智新闻传播中‘数’的融合体系”

9月5日下午,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教授、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、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特聘专家詹新惠受邀在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花津校区开展了题为“技术为骨,数据为肉——解析数智新闻传播中‘数’的融合体系”的讲座。讲座由bat365在线中国登录入口副院长赵昊教授主持,2024级新闻学、网络与新媒体本科生参与学习。

詹教授首先提问引发思考:“数智新闻传播”中的“数” 指“数字”还是“数据”?这一发问迅速引发了在场同学的深入思考,也引出了本次讲座的核心议题。詹教授首先对“数智新闻传播”这一前沿概念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梳理。她指出,“数智”的核心是“数据驱动加智能”,而“数”作为前置基础,本质是数字技术对数据的激活与应用,这表明新闻传播业历经“数据化”应用阶段,迈向了以人工智能驱动为核心的“数智化”发展阶段。

接着,詹教授结合案例,剖析了数字作为技术基础“骨架”、数据作为核心资源“血肉”的作用,表明二者共同构成数智化基础,推动新闻传播从“经验驱动”走向“数据驱动”、从“单向传播”走向“智能互动”。她强调,“数据”已成为重塑新闻生产、重构传媒产业的关键要素。詹教授还探讨了数智新闻传播的学理支撑,介绍了计算传播学、 算法伦理等理论。她提醒,数智时代新闻工作者应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,警惕数据偏见与算法暗箱,维护新闻真实性、客观性和公正性。

师生交流环节,同学们积极举手提问。2024级新闻学专业的尹思琪同学,就数据新闻作品的选题方向、材料信息的收集与筛选方法提出疑问;另有同学问及:现代社会的AI模型多带有商业背景,存在一定的导向性,使用AI模型时该如何规避这类问题?大学生应如何保持自身独立的感知能力?面对这些问题,詹新惠教授逐一细致解答,现场氛围和谐融洽。

最后,赵昊教授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,他表示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我们对数智新闻传播的理解,更为新媒体环境下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重要启示,并代表师生向詹新惠教授带来的精彩分享表达诚挚感谢。